成都匯民:萬家燈火的燈芯依然是菜市場
2024年01月03日
來源:文章來源網絡
***記匯民公司管理的青羊區牧電巷便民市場
一說起成都二環內青羊區牧電巷便民市場,大家都交口稱贊“簡而不陋”。該市場位于青羊區牧電巷36號送仙橋社區,與當地居民共情共生了10多年,現由成都匯民市場公司經營管理。
每天凌晨4、5點鐘,從這個這個時候起,市場的商家們就會準時將車上鮮嫩嫩的蔬菜搬到攤位。到了6:30,他們就鉚起袖子準備開賣。一年365天,風雨無阻,一步一步,堅守過來。
“哎呀,這個四季豆好安逸哦,我買一斤 ”
“要得,撿嘛 ”
“我還要幾棵蔥”
“撿撿撿,幾棵蔥就不說了哈”
“ 來,幫我稱下 ”
“ 5塊1,給我5塊就是了 ”
“ 那謝謝咯 ”
“ 覺得好就多來哈 ”
“ 記不到嗦,已經在你家買了好多回了。看哈,掃給你了 ”
“ 謝謝謝謝 ”
......
每一天,平凡的故事都這樣展開……
記者注意到,牧電巷便民市場還真有不小的群眾基礎。盡管這條巷子一路都是賣生鮮的,而且附近也有比它規模更大的菜場,但周邊居民就是愛到這個市場來。說每天早上開市時人山人海一點都不為過。尤其是疫情時期,大家爭先恐后候著進場,買菜的隊伍竟排到了巷子的兩頭兩尾。
成都匯民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的鄭經理告訴記者:我們這個市場的經營戶基本上都是行家里手。他們有的早些年做蔬菜批發,有的做鮮肉連鎖,買貴的沒有,買孬的更沒有。哪些蔬菜這兩天是最應季的,哪些是這段時間買最劃算的,哪些是質量最安全可靠的…他們心里都了如指掌。每天,他們都會拿幾十個品種的新鮮蔬菜。每樣蔬菜他們買回來什么樣,賣出去就是什么樣,并且力求賣出去的都是最新鮮的,價格也便宜公道。正是市場上每一位商家的堅持,才讓這個市場有非常多的老顧客,曾一度成為周邊群眾口口相傳的“網紅市場”。
鄭經理說:按理說在青羊區二環內做這么一個大棚市場本身就比較特別,但生態就是生態:生態是長時間好的沉淀和積累下來的,這個市場的適民化親民化和便民化經過長時間的堅持也就形成了不可動搖的生態。當地曾一度想把市場改建成社區商業綜合體,大家都不贊成。所以,自匯民公司管理市場以來,除了在現有基礎上升級硬件和投入資金維修整改外,還花大力氣加強培訓管理,規范攤販攤位形象,為經營戶排憂解難,經常調研居民意見,邀請社區群眾討論等……在關系里構建起充分信任,在經營上實現鄰里互惠,使我們的市場猶如生活催化劑,催化了人與人溫暖和諧的連接。
鄭經理最后動情地說:在沒有進入這個行業以前,我一度認為凌晨4、5點鐘出現在九龍、荷花池的是這個城市起得最早的人,不曾想其實我們的商家才是起得最早的。每天凌晨2、3點,當大部分人剛入夢鄉,我們的商家就已經出門拿貨了。大家都是去批發市場拿的貨,去晚了好的都被挑走了。為了拿到更好的蔬菜,很多商家每天晚上只能睡2、3個小時。因為做的是小本生意,還要供孩子讀書老人生活,真的不容易。菜市場一頭連著老百姓生活,一頭連著普通人就業,做這個行業實際上就是在做真正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非常感謝公司領導,這么多年不斷投入資金維護市場形象安全,還一直在為經營戶創收減負,盡最大努力讓利群眾便利群眾關心群眾。
“不管時代如何變遷,萬家燈火的燈芯依然是菜市場,匯民人要做燃燈者”!2024年,是成都匯民公司創立的第一個十周年。十年不長,也不短,在宏大的敘事邏輯面前,農貿市場創業這條賽道似乎“笨拙且慢”。“活下來的是生態,不是生意”,匯民董事長堅定認為:生意也許會消滅,而生態不會。
毛不易在《煙火成都》里唱道:平凡的煙火人間,是你的付出撐起了我們的天空……
牧電巷便民市場,加油!
匯民人,加油!
2024年,祝更好!
聲明:本網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等,版權均屬原創者所有,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盡管編者已通過種種途徑聯系權利人仍沒有取得聯系者,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系本網刪除或按國家有關規定支付稿酬。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授權均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